http://zhongguojie.zgjcom.com/show.php?itemid=1194
http://www.1391688.com
http://yiwuhq.xihaoke.com
http://www.andegou.com
http://dyhmc.hmwcom.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其他 » 正文

提升,以木雕的名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18  来源:东阳日报  浏览次数:797
核心提示:师徒相授、院校进修,构成了当今东阳木雕人才培育体系的两翼。但总有些木雕熟练工游离于这个体系之外,短期速成的提升途径对他们

师徒相授、院校进修,构成了当今东阳木雕人才培育体系的两翼。但总有些木雕熟练工游离于这个体系之外,短期速成的提升途径对他们就显得颇为重要。近日,2014东阳木雕工高技能人才培训班的打坯培训结束。这种个性化的培训方式,吸引了一大批东阳木雕中生代与新生代——

意态由来画不成:首次倡导自主设计

统一图稿,统一花板,集中制作,统一评分,这是自2008年以来每年一次的木雕技能培训班常规做法。

但在今年变成了自备图稿,鼓励学员自行设计。风格纷呈的自备图稿让参加图稿会审的大师们惊喜不已:年轻人的领异标新,中年人的大胆突破,均表现出他们的努力转型与鲜明个性。

来自内蒙古的刘海,带来了颇具玄幻色彩的《午夜神游》,“这个创意来自我的一个梦。一对情侣划船时发现了一处溶洞,弃舟登岸后为里面瑰丽的石钟乳而惊倒。”所以在这幅画里,刘海将大片的石钟乳作为前景,而将那对情侣置于远景;被当作中景的空旷洞窟,无声地传递着山体内腹神秘莫测的气息。

刘海用铅笔在毛坯上修改着线条,对仅学了5年木雕的他而言,如何把东阳木雕表现山体的皴法移植到石钟乳上,是个新的探索——他并不知道,东阳木雕极少有表现这种题材的作品。

从海南大学三亚学院艺术分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毕业的刘海,因为偶然间接触了东阳木雕,辗转找到东阳,并进入黄小明大师的新东阳木雕公司学艺。“我纯粹抱着学习的心态而来。东阳木雕好,但好在哪里,如何能让自己也做得好?听了专家与大师的课,一直琢磨未解的疑问豁然开朗了。”刘海虚心地说,学习提升的氛围之浓郁,授课指导的内容之实用,让他意犹未尽。

《天鹅去哪里了》,光听这个名字是不是很搞笑?可是笑过之后,让人沉思:“这画里大有玄机呐!”39岁的蒋达成笑笑,3只癞蛤蟆搭梯摘牵牛花的画面带着绘本色彩,“癞蛤蟆为啥要摘牵牛花?摘了送给天鹅吗?那为啥不是玫瑰?”这些问题,显然他自己也没想过,“就是觉得东阳木雕不妨变个形象,让孩子们也能接受。”已有24年木雕经历的他坦言,目前市场上的很多木雕还是局限于传统题材,让人审美疲劳,所以想在视觉上稍作创新。

“年轻人几乎不受传统圈囿,创意天马行空;相比之下,中老年学员受传统影响较深。”金柏松说,意态由来画不成,优秀的创意应该是在传统基础上科学创新,这样才能避免设计中产生硬伤。随着培训模式不断完善,他期待能催生一批擅长制作亦善于设计的复合型人才。

“要不要参加东阳木雕工高技能人才培训?” 1974年出生的蒋宝良对此纠结了近一个月。

7月份,市艺海木雕竹编研究所所长金柏松一直在“游说”这名已有28年从业史的木雕技师。在2009年东阳木雕技能培训中,蒋宝良以花卉组第一名的成绩,顺利获评木雕技师。

身为义乌年年红家具有限公司的木雕车间主管,蒋宝良有忙不完的事务,这也限制了他学习进修的频率。所以对于每个培训机会,他总会掂量再三。最后,他还是赶在截止期前报了名:“这种培训的含金量较高。东阳木雕这些年发展较快,我也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培训的高含金量、行业的形势倒逼,吸引了众多报名者,最终审定录取了32人。

而今迈步从头越:拓宽境界才是追求

竞技场上,蒋宝良心无旁骛地操刀雕凿。因为报名太晚,他未及准备图稿,故选用了陆光正大师的经典考题《老子出关》图稿。“《老子出关》之所以成为经典,肯定有它过人之处,值得我学习领会。”蒋宝良道出其中奥妙,“这幅图融合了人物、动物、山水、花卉等东阳木雕的常用题材,内容全面,很考验雕刻基本功。构图饱满却疏密相间,景深丰富而层次繁多,特别是正面的人物和动物,最考验木雕艺人的造型和层次处理功底。”他认为,此题“看似寻常却奇崛”已经参加过这张图稿培训的蒋达成就坦言:“《老子出关》太难做了,所以这次我改为做动物题材。”

但对蒋宝良而言,此题需要“小题大做”。“我至少需克服三个难关:一是我很少雕刻人物,所以要先过人物关;二是我做家具雕刻久了,擅长浅浮雕,此次要过深浮雕关;三是平时我都做红木雕刻,红木质地坚硬,下手较重,而这幅花是质地较软的椴木,需要过手感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能否闯过“三关”,是蒋宝良对自己的挑战,但他更重视的是——通过这次培训与考试,全面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平。

老少对决重技艺:突破传统成为心声

62岁的杜祖良,25岁的陈德鸿。最年长与最年轻的木雕学员,在这一刻奇妙地相遇了。既为同台竞技,更为交流切磋。虽然言语上没有交集,但暗地里,两人都揣摩了对方的作品。

“年纪大了,这种学习机会对我来说很宝贵。”满脸沧桑的杜祖良16岁学艺,后进入原东阳木雕总厂,曾为陆光正、冯文土大师的作品打坯,“陆光正的《三英战吕布》、冯文土的《西双版纳泼水节》,后来都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无奈当时集体企业收入较低,身手不凡的他于1991年离职外出谋生,前几年自己办了木雕作坊。此次的“背水一战”,让老人内心五味杂陈,“年轻人都不赖,我有压力。”

《童情》是杜祖良自绘的图稿,两个儿童挽着裤脚在野外嬉戏。“这种题材以前肯定不会做,以做老辈人留下的题材为主。”杜祖良说,但这几年市场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古装、时装都要会做,做时装就要重设计。”他指着图纸,“这种题材很时尚,衣服的皱褶非常细密,如果雕刻功夫不到位,很容易‘伤肉’。”所幸这么多年他一直没放下雕刀,现在对他来说,“必须解决破旧立新的问题,以跟上时代潮流。”

这份不为人道的辛酸,初出茅庐的陈德鸿自是难以体会。作为广厦学院木雕专业第二届毕业生,他有幸进入冯文土大师工作室,亲炙冯氏雕艺,此次他带来的就是冯氏木雕美女特色题材《芭蕉树下》。“学了5年木雕,发现东阳木雕最缺的还是高端人才,特别是设计与打坯工。”最终他选了打坯为主攻方向,“学校里学了一些理论知识,我想通过实践做到知行合一,最终提升技艺。”观摩别人的作品,他对蒋武进的《小乐手》仰慕不已,“他的作品突破了传统,合年轻人胃口。说实话,老掉牙的题材很难让我们感兴趣,像过去雕刻人物为‘五头身’(身高等于五个头的高度),但现代人都喜欢林志玲这样的‘九头身’。”他呵呵笑,“所以我雕刻的美女都体形修长。”

回炉再炼三昧火:温故知新谋求提升

从2008年首次开展木雕工技能培训以来,每年一次的培训让木雕工们趋之若鹜,2012年12月木雕工国家职业标准颁布后,培训内容与层次升级,不少熟练技工回炉参训。这次参加培训的85%以上的人都不是第一次了,38岁的郭向华就参加了3次培训。喜欢花卉雕刻的他于2009年首次培训前,以“圆雕化”技法为强项,找来花卉实物“依样画葫芦”,终因不得东阳木雕平面浮雕的技法要领而败北。痛定思痛的他狠嚼培训内容,并于2012年再次参加培训,得了花卉组一等奖。“第二次培训时我还带了个平面浮雕的笔筒来研究,和大家探讨,向同仁求教,大有收获。”从此,他坚定了“如期而至”的决心,“以后这种培训我都要参加,争取每次更上层楼。”而蒋达成、何红波也是3次参加培训。33岁的何红波18岁学习木雕,2008年首次参加时是最年轻的学员,作品得了二等奖;其后两次他都以《老子出关》为题,“每次做都有不同的感悟。”

白净细瘦的马跃,怎么看都不像木雕工。没错,他是广厦学院的木雕老师。55岁的他也是第二次参加培训,“当老师要有一桶水,学习是跟上形势的需要,不然我要被学生们淘汰。”

“考试成绩将作为评定木雕工高级技师、技师与高级工的重要依据,这是培训吸引人的地方。但我相信,更多学员是抱着学艺、提升的目的而来。心态决定境界,要想在木雕技艺上有所成就,就必须有终身学习的信念与行动。”金柏松转向几位年轻的选手,“希望这种培训能拂去你们‘成名要趁早’的浮躁心态,要知道,木雕技艺无法速成。” 

                    中国木雕家具网  http://www.hmwcom.com
23-04-20-28-1
 

 
关键词: 木雕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