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雕家具网 http://www.hmwcom.com
东阳地处浙江省中部,甬金高速、诸永高速在境内交叉而过,为浙中交通枢纽。市域总面积1739平方公里,辖有6个街道、11个镇和1个乡,总人口82万。改革开放以来,东阳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是浙江省首批小康县市、首批文明城市、首批旅游经济强市,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十一五"时期,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发展稳定大局,励精图治,奋发有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干部群众信心不断提振,社会和谐度不断提高,东阳形象显著提升,共同开创了奋力追赶的新局面。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乘势而为开好局"的工作基调和"扩大发展成果、优化发展环境"的工作主题,创先争优,奋发有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了持续快速的良好态势,发展的基础和后劲进一步增强。上半年,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5亿元,同比增长18.5%;规上工业销售产值154.6亿元,同比增长37%;财政总收入23.7亿元,同比增长36.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36.3%;固定资产投资49亿元,同比增长42.5%;实际利用外资2341亿元,同比增长2901.3%;外贸出口8.1亿美元,同比增长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2亿元,同比增长1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68元,同比增长16.6%;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8637元,同比增长18.5%。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规上工业销售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增幅位列金华县(市、区)第一。
东阳历史悠久,公元195年(东汉兴平二年)建县,1988年撤县建市,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教育之乡、木雕之都、建筑大市、影视旅游名城"的美誉。
东阳是著名的"教育之乡"。东阳人文荟萃,英才辈出,自古以来就有"兴学重教、勤耕苦读"的传统,朱熹、吕祖谦、陆游等曾到东阳"石洞书院"讲学传道,明代开国文臣宋濂所撰写的《送东阳马生序》,数百年来脍炙人口。历史上,东阳进士题名共有305人。早在1989年,东阳就被《人民日报》誉为"百名博士汇一市、千位教授同故乡"。到2010年底,在国内外具有高级职称的东阳籍人士达9000多人,博士和博士后1100余人,东阳籍院士10人。东阳是省首批教育强市,现有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2所全日制高等院校。
东阳是著名的"木雕之都"。东阳木雕、东阳竹编是东阳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两朵奇葩。早在1915年,东阳木雕和东阳竹编工艺制品就双双在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上获金奖。东阳木雕师承鲁班,源远流长,为浙江三大名雕之一,列全国四大木雕之首,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东阳木雕传世佳作颇丰。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中高19.6米、由26吨樟木雕刻而成的释迦牟尼佛像,杭州雷峰塔的大型木雕壁画《白蛇传》,香港回归时浙江省政府赠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礼品《航归》,江苏灵山梵宫木雕装饰等,都出自东阳木雕艺人之手。东阳竹编巧夺天工,是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大型竹编屏风《九龙壁》,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被列为国家工艺美术珍品永久保存。现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1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6人、省级31人,国家非遗代表作传承人3人、省级5人,省民族民间艺术家10人。东阳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木雕之乡"、"中国木雕之都"、"全球木雕产业合作基地"。近年来,东阳木雕、东阳竹编与红木家具相融合不断提升发展,已成为东阳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全市现有木雕、竹编生产企业2900余家,年产值180多亿元,东阳木雕产业集群入选中国百佳产业集群,中国木雕城已成为全国木制工艺品集散中心,2010年交易额达67亿元。今年,投资30多亿元的中国木雕文化博览城、中国木雕博物馆已落户东阳。
东阳是著名的"建筑大市"。东阳古民居建筑以东阳木雕为主,融竹编、石雕、砖雕、堆雕等装饰艺术为一体,形成了独具儒家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体系,卢宅肃雍堂、杭州胡庆余堂等都是东阳古民居建筑的杰作,其中卢宅肃雍堂纵深320米,堪称"中国民间第一宅",有"北有故宫、南有肃雍"之说。改革开放以来,东阳建筑再创辉煌。1994年被命名为"建筑之乡"。全市现有特级资质总承包企业4家、一级50家,累计创鲁班奖23只。2010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017亿元,是全国唯一突破千亿元的县级市;上半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00.8亿元,同比增长36%。
东阳是著名的"影视旅游名城"。横店影视城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先后投资几十亿元建成了秦王宫、清明上河图等28个大型实景基地和10座大型室内摄影棚,累计拍摄影视剧21000多部(集),被誉为中国好莱坞。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规划总面积365平方公里,是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目前已吸引华谊兄弟、唐人电影等影视文化知名企业入驻,其中华谊兄弟是全国境内首家影视传媒上市公司;2010年实验区实现营业收入30.2亿元,上交税费2.2亿元;今年实验区各项指标大幅增长,上半年入区企业新增29家、达411家,实现营业收入22.8亿元,同比增长56.9%,上交税费2.45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全市现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4家,"南北中"联动的大旅游格局初步形成。2010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达7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78亿元。
近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速,呈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特点:
1、县域经济跃上新台阶。工业是东阳县域经济的支柱,以装备制造、磁性材料、医药化工、新能源等产业为主导,以皮具箱包、塑料塑胶、缝配、金银丝等块状经济为支撑,是"中国磁都"、"中国箱包产业基地"。全市有东阳经济开发区和横店电子产业园区2家省级开发区,有上市企业5家,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243家;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家,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1家,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试点)企业3家;有中国驰名商标32件,中国名牌产品4只,3个国家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东阳人经济回归工程"成效显著,近两年时间全市共引进签约项目178个,签约资金236.8亿元,其中落地项目97个,计划投资60亿元。商贸服务业进一步繁荣,全市拥有年交易额超60亿元市场1个,超10亿元市场2个,以中国木雕城、东阳红木家具市场等专业市场为主体的商贸新区已初具规模,有力促进了浙中市场群发展,其中中国木雕城已成为中国木制工艺品集散中心,集聚了上千家东阳木雕、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广东潮州木雕全国四大木雕知名厂家。农业经济稳步发展,有果蔬食品、中药材、香榧、席草、青枣、茶叶等六大特色产业,其中元胡、白术、芍药、贝母四大药材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元胡产量居全国之最;是"浙江青枣之乡";是金华火腿的主产地,素有"金华火腿出东阳"之称;是"中国香榧之乡",东阳香榧被核准注册为全国首件香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目前,白云商贸园区、江北高新产业园区、城北工业新区等新城区框架已经拉开,全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6.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40.5万。东阳是省示范文明城市、省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通过省级调研,城市辐射带动功能不断增强。市内电力供应充沛,城市供水能力充足,饮用水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交通条件便捷,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2197.6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126.4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农村面貌不断改善,横店镇被列为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全市有17个村被授予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花园村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村"。
3、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东阳教育鼎盛,2010年向全国高等学校输送新生5048人,慕名来东阳参加高复班的外地学生近2000人。东阳文化资源丰富,被命名为"中国恐龙之乡";卢宅、"东阳土墩墓群"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卢宅还被列为2006年百处世界濒危文化遗址。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发展,是省科技强市,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
4、投资环境得到新改善。东阳区位优势明显,北至杭州140公里,东至宁波143公里。市内公路四通八达,全市已形成半小时经济圈。东阳自然风景、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丰富,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同时,近年来,党委政府十分注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深化抓人促事,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扎实推进"东阳人文精神"大讨论、争当"五事干部"、"文明在东阳"思想道德建设、"执行力建设年"等活动,公开和践行"围墙内的事企业解决,围墙外的事政府解决"全程代理服务承诺,机关服务环境和社会环境持续改善,和谐稳定局面不断巩固,连续五年被评为省"平安县市"。
今后一个时期,东阳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加快东阳崛起、实现全面小康"这一目标,深入实施经济强市、文化兴市、生态立市三大战略,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