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腿作为古建木雕的重要构件,不仅历史悠久、艺术性强,而且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
牛腿处于门檐梁柱间最佳部位,最能呈现立体艺术的雕饰之美,因此其雕饰大大超越了原撑栱作用及其构件功能而引人注目。牛腿精妙之处不在于本身的制式和功效,而是刻意附加的雕饰艺术及其深厚的文化意蕴。
牛腿的历史较其他木雕物件要晚许多年,而且至今尚未发现有明代以前的牛腿实物遗存,也未发现有关的历史文献记载。然而,“牛腿”的起源之处却是一种被称为雀替的撑木。
所谓雀替,顾名思义就是形似孔雀展开双翼对称状,以榫插附于梁枋与立柱交接处,替代原斜角支撑棍木用的各式构件之统称。式样繁多的雀替演变到明清盛世,由于檐下梁柱间的垂直部位最气派,也最吸人眼球,也就是说,缘于出入必经之处的瞻观之需,因而在此部位应运产生了一种纯装饰性的所谓似是而非的雀替,这就是南方俗称上大下小状的牛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