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微信上就出现了红木品牌负责人发布的招工信息:“招聘经验丰富木工,招聘数量10人”。大千木艺总经理孙颖也告诉新京报记者,大千的工厂也在招工,开年后工人流动太大,很难招到人。“工人难招,很重要的因素是有经验的工人走了,可挑选的人少了,用工成本比往年增加了 30%-40%。” 孙颖说。
导致红木行业“用工难”的原因之一便是今年红木企业的增加。据业内人士介绍,开年之后,在河北大城、浙江东阳、中山大涌、江苏苏州等红木产业基地出现很多红木企业。宣明典居总经理傅军民表示,北京周边也增加了不少红木企业。他说:“虽然这些品牌还没有面市,但是从工人流动大、难招工的情况来看,估计增加不少。”
浙江东阳壹号总经理苑铁衣向记者介绍,壹号红木家具城去年9月份开业,近十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约300家商户,在开业前就租赁一空。今年开年以来,东阳市场增加了一些新品牌和新面孔,厂房租赁和工人招聘比去年紧张得多,粗略估计企业数量增加了两成。
行业火热,行外人眼红
国内古典家具的原料原来主要进口于东南亚国家,2013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以下简称“CITES公约”)对多个树种的进口条件提出限制,进口成本的上升致使红木家具不断涨价。以交趾黄檀为例,目前每吨价格在30万-50万元之间浮动,是2013年年初的四、五倍;一些未受 CITES公约影响的木材如缅甸花梨、白酸枝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家具价格也随之上涨,导致行业大热。一些行外人眼红并进入红木行业。
名佳紫檀会馆朱邓峰说,在其老家苏州,常有“行外人”进入红木行业。这些企业原本制造衣鞋等商品,由于有国外木材进货渠道或有亲戚略懂红木家具制作,看到行业大热,便挤进来。
新增的红木企业类型并不一致。据苑铁衣介绍,东阳新增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有的企业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即原来的企业合伙人各自独立,吸收一些业外资金开出新的品牌;有的是在外地做生意的东阳老板回乡办厂。
据孙颖介绍,在北京及河北附近的工厂,“土豪”外资进入较多。他说:“有些老板原来做的是铜、塑料贸易生意,拥有大量的资金储备,进入行业便投入几千万元,实力很雄厚。” 转载请注明:中国木雕家具网 http://www.hmwcom.com